发布时间:2023-11-16
自2013年Arvinas 公司成立后,有C4 Therateuics、Kymera Therapeutics等专注于PROTAC分子开发的公司相继成立,默克、辉瑞等制药企业纷纷参与进来,制药工业界的加入必将给PROTAC带来新的发展契机。但目前PROTAC技术本身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挑战。
首先,E3连接酶是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关键成分。人体内已知的E3连接酶有600多种,但目前只有不到1%具有小分子配体,常见的是CRBN、VHL、MDM2、IAPs等。由于不同类型的E3泛素连接酶具有不同的降解谱,因此探索更多类型的E3泛素连接酶及其小分子配体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。最后,组织特异性或疾病特异性E3泛素连接酶的鉴定可用于开发仅在特定情况下才有活性的高选择性PROTAC,因此展现出广阔的疾病治疗前景。
其次,PROTAC是双靶点分子,与母体小分子抑制剂相比,其分子质量、分子刚性、水溶性都不甚理想,口服吸收和透膜性都比较差。PROTAC分子质量通常很大,几乎不符合“类药五规”,药代动力学性质差是影响其成药性的一个主要障碍。尤其是应用到神经退行性疾病上,由于分子质量较大,在设计药物时,需考虑口服生物利用度、血脑屏障、成药性、成本等诸多因素。此外,由于PROTAC可以以亚化学剂量在体内发挥催化循环作用,传统的药代动力学(pharmacokinetics, PK)和药效动力学(pharmacodynamics, PD)方法不能很好地评价PROTAC的PK和PD性质。对于PROTAC分子,目前尚无成熟的PK和PD评价体系,对其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的规律没有充分把握,对蛋白质降解引起的毒性也没有充分了解。因此,未来迫切需要建立合适的PK和PD评价体系。
再次,除了POI和E3泛素连接酶及其配体外,配体之间连接链的长度、亲水性、刚性和配体位点的选择也是影响PROTAC活性的关键因素。合适的连接链长度可使POI与E3泛素连接酶有效相互作用,形成稳定的三元复合物,而连接链过短或过长都无法使PROTAC达到最佳活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连接链与目标蛋白配体和E3泛素连接酶配体的连接位点也会影响PROTAC的降解能力。
最后,PROTAC只有在形成稳定的“ POI-PROTAC-E3泛素连接酶”三元复合物时才能高效特异性泛素化POI,但由于三元复合物的复杂体系难以捕获,目前研究PROTAC介导的三元配合物的方法还不多见,仅有时间分辨荧光能量转移法(TR-FRET)、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(ELISA)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(SPR)和等温滴定量热法(ITC)。而PROTAC是小分子药物研发中的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,未来这个领域必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,PROTAC技术必将带来药物开发的新时代。
参考文献:
[1] 罗芳, 吕祥兰, 等. PROTAC技术在神经性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, 2023, 33(2): 133-147.
[2] ZENG S, HUANG W, ZHEN G X, et al.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 ( PROTAC ) in drug discovery paradigm :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challenges [J]. Eur J Med Chem, 2021, 210: 112981.
[3] LIU X, ZHANG X, LÜ D,et al. Assays and technologies for developing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 degraders [J]. Future Med Chem, 2020, 12 ( 12) : 1155-1179.